之道也。”说到这里,老观主笑了笑,“孙观主这家伙一贯焉儿坏,听了这句谶语后,公然放话大骂吴霜降,说放你娘的臭屁,我那余斗道友是谁?真无敌!一舟皆敌国又如何,余道

友要的就是这种看似险象环生、实则虚惊一场的壮举。”

至于老观主的言下之意,当然是除了岁除宫和玄都观,如今已经将观道观徙至青冥天下的自己,亦是与余斗属于同舟之人。崔东山给老观主倒了一杯茶水,“前辈,不管怎么说,你与我先生都可算是忘年交了,难得走一趟落魄山,下次拜访,真不知道牛年马月了,不如我带你去霁色峰四处转转

?”

老观主嗤笑道:“别跟贫道胡乱攀交情,分出藕花福地的一份拓片给陈平安,已算仁至义尽了。”

崔东山犹不死心,“在落魄山散个步而已,前辈这都不答应,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些。”

这位老道人在人间所走的每一步,其踏足之地,那都是大有讲究的,因为都是一处处耕耘之地。

春耕秋收,长戴枷锁,一生田间忙,是说谁?

这位老观主的那份牛脾气,当然是因为有那牛气哄哄的资格。何为田间,早年那可是以天地为田垄。大地之上,泥土皆有年岁、属性,雨泽草生,耕者劳之,农家播百谷,凡人之家营田,地薄者粪之,土轻者以牛脚裹布践之,如此则弱土转强。而市井百姓的埯青之术,

压青之法,看似寻常,其实大有渊源,压即压胜之法。这位东海观道观的老前辈,所走之路,最终能够使得天地间的污秽之浊气,转为清气,而这种玄之又玄的清气,要比那修道之人视为大道根本的灵气,更加无法以人力获

取。如果说灵气,是修行之本,那么清气,就是气运之源。

诸子百家中的农家老祖师,要是有幸见着了这位老观主,只会比崔东山更夸张。

宜其民和年丰,五谷丰茂,属神降之吉、大年之岁也。

崔东山岂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恨不得带着老道人一同踏遍自家所有山头的绿水青山!

做人嘛,就得这么脚踏实地。

老观主摇摇头,“这么简单的盈亏之道,需要我来教你绣虎?”

崔东山眼神哀怨,拿袖

章节目录